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刊园地 >> 读书乐园
读书乐园

【有声天风】儒家之“仁”与基督教之“爱”的融通

作者:王雷 来源:天风 更新时间:2024-08-15 点击数:0

持续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是中国教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既是现实的需求,也是历史的必然。探讨神学思想中国化,就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笔者想尝试从儒家的“仁”与基督教的“爱”入手,简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两种伦理体系中相类似的道德范畴


(一)儒家伦理的最高原则:仁


儒家文化中的“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善关系,即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并将这种关爱扩展到所有生命。“仁”的基本含义有两个:一是“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一是“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强调通过自我克制和遵守礼仪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爱他人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爱从家庭开始,扩展到社会和国家,最终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为什么“仁爱”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原则呢?因为它体现了儒家伦理观念的精髓。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德中,“仁”居于主导地位。孔子把全部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其包含了“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二)基督教伦理的最高原则:爱


爱是基督教的最高伦理准则,它是基督教伦理的总纲。“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不难看出,圣经所讲的爱,其本源就是神。爱从神而来,爱是神的最高道德属性。丁光训主教曾言:“什么是神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属性?是他的爱,在基督身上看到的那种爱,在痛苦和十字架面前也不回头的那种爱,使他为他的朋友舍命的那种爱。”圣经中有大量经文凸显了“爱”在基督教伦理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例如:“爱是不加害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二、儒家之“仁”与基督教之“爱”的相通


(一)爱家人——亲情之爱


从儒家学说来看,孝悌乃是仁的基础。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儒家特别注重孝道,因此孔子、孟子相继提出了“爱亲”“亲亲”之说,他们认为孝道乃是仁爱之始。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孟子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基督教伦理也非常注重孝道,“孝敬父母”甚至被写入了旧约的十条诫命当中。在新约中,使徒保罗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论到夫妻关系,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自己不按道义行事,道在其妻子儿女身上也实行不了;不按道义去使唤人,那就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了。《幼学琼林·夫妇》曰:“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人生偶以夫妇。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圣经也教导夫妻要彼此相爱,使徒保罗说:“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


(二)爱众人——推广之爱


儒家主张推己及人,将仁爱发扬光大,推广到整个人类社会中去。孔子提出了“泛爱众”的思想,他说:“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孟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儒家主张由自身的需求出发而去考虑别人的需求,由关心自己的家人,推广到关心别人的家人,从而去帮助别人、扶持别人。


无独有偶,基督教所讲的博爱,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含有由己及人、推而广之的意思,从以下两处经文可见一斑:“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人如己”就是把对自己的爱推广到爱他人、爱邻舍、爱众人。使徒彼得说:“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得提出的“爱弟兄”加上“爱众人”,就是说要将对人的爱由教会推广到社会,由近处推广到远处。


(三)爱万物——普遍之爱


儒家的仁爱不仅体现在对于人的关爱,也包括将这种爱推广到自然万物。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箭射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这反映了孔子爱物护生的美德,表现出他对生灵的同情。孟子更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自“亲亲”至“仁民”,自“仁民”至“爱物”,儒家主张将仁爱的范围逐渐扩大,推向天地万物,最终达到人与天地万物和谐一体的境界。


在圣经中耶稣的言论里也有关于“神爱世界、神爱万物”的教导,这一点与儒家思想不谋而合,例如:“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神满怀慈爱创造了世间万物,也满怀慈爱去养育并维系它们。神爱世人,也爱世间的万物,就连那野地里的百合花和空中飞翔的小鸟,都在他的关爱和保护之中。当然,神也希望我们人类能够珍爱自然,关爱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


尽管儒家的“仁”与基督教的“爱”之内涵有所不同,但在伦理层面上,二者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和相通性。我们应当吸收儒家思想中有益的成分,促进基督教的神学和伦理更加处境化、中国化,更具有中国特色。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范畴,来阐发基督教伦理中的圣爱和博爱,把神和教会的爱传播出去,见证出去,实行出去。


(作者系安徽神学院学工部主任)



山东省基督教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济南市槐荫区粟山路356号
邮编:250000 电话:0531-58676677 备案号:鲁ICP备160208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