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刊园地 >> 读书乐园
读书乐园

【有声天风】善用中华典故,丰富讲道内容

作者:吴志福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6-13 点击数:0

在教会中,有些信徒不大喜欢去做礼拜,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觉得主日讲道过于平淡,缺乏新意,牧师讲的都是他们熟知的教理以及寻常的见证,听道时一坐就要一个多小时,令他们昏昏欲睡,觉得十分无趣。这些信徒的想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主日礼拜的根本乃是敬拜主,而不仅是听道,他们需要纠正自己错误的观念。但是与此同时,教会牧者也要思考,如何使主日讲道的信息更丰富、精彩,令弟兄姊妹喜闻乐见,更愿意去参加礼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很多人文典故,其中一些故事不仅精彩,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德训诫、人生哲理。如果牧者能多读《论语》《韩非子》《世说新语》以及《史记》等传统典籍,就能掌握丰富的成语典故和历史故事,并结合信仰,将其应用到主日讲道中,如此就能极大地丰富讲道信息,也能促进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

从教会历史看,一直就有借用当地文化寓言、典故的讲道传统。比如大家熟悉的《伊索寓言》,就是西方教会常用的讲道资源。明朝万历年间,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福音,他为了让国人明白基督信仰的教义,在其所著的《畸人十篇》(1608年)中就使用了一些“觊锁伯”(利玛窦对伊索的翻译)故事,来阐述善恶的道理。著名学者戈宝权曾说:“当年耶稣会士自西欧来东方传教时,都带有《伊索寓言》一书,并经常以其中的寓言做教诲、训诫之用。”法国学者裴化行在《利玛窦神父传》一书中也提到,利玛窦的讲道小册子中,有不少引用《伊索寓言》之处,足见古希腊寓言丰富了西方教会的讲道信息,千百年来造就了无数信徒。

中华典故同样蕴含训诫与哲理,可以作为我们讲道的素材。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故事,就是一个劝人学习的典故。东吴大将吕蒙本是一介武夫,因为戎马倥偬而忽略学习。孙权以亲身经历告诉吕蒙,自己日理万机仍手不释卷,希望他也能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吕蒙听从孙权的训诫,发奋读书,并最终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名将,连博学多才的鲁肃都惊叹他“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这个典故可以用来劝导信徒读经、读书。当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很多弟兄姊妹阅读甚至灵修的时间都在减少。吕蒙当年为了东吴的发展而读书,最终成就了伟业;今日的我们也应当为了个人的属灵生命成长以及天国的荣耀而坚持读经、读书。圣经是基督徒的灵粮,是取之不尽的属灵宝库。弟兄姊妹只有坚持每日读经,才能真正成为主所喜悦的儿女,才能不再是“吴下阿蒙”式的基督徒,而是拥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美好见证。

从牧者的角度来看,中华典故浩如烟海,许多故事的内涵又与我们的信仰相通。只要牧者愿意去挖掘,并结合信仰,在讲道中使用,肯定能够丰富自己的讲道内容,使信徒听道更得益处。

从信徒的角度来看,中华典故精彩有趣,能吸引信徒的兴趣。假如牧者以基督信仰的方式解读,不仅能够让信徒明白信仰教义,也能让信徒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新的认识,对于信徒的属灵生命成长以及见识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从基督教中国化的角度来看,以中华典故作为讲道素材,也是落实基督教中国化的一项举措。用中国故事讲中国教会的道,就能消除文化隔阂,让基督信仰得到更多国人理解,从而更好地在中国社会中得到认同。

当然,要以中华典故讲道,就需要牧者多多阅读、学习,才能更好地将其与基督信仰结合,同时避免出现将两者牵强附会或曲解误读的情况发生。希望大家能够用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教会的道,造就更多的弟兄姊妹,做出美好见证。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基督教鼓浪屿三一堂信徒)




山东省基督教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济南市槐荫区粟山路356号
邮编:250000 电话:0531-58676677 备案号:鲁ICP备16020821号-2